公司新闻

XKTY.COM-星空(中国区)官方网站民国京师模范监狱:女犯能带着孩子生活有类犯人每天吃二两牛肉

  谈起民国时期的监狱,你可能会联想到阴暗、肮脏、充满暴力的环境,简直是人间炼狱。然而,有一所监狱的存在,完全打破了这种印象,超出了我们的想象。

  清朝末期,面临即将灭亡的危机,政府急于进行一系列改革,力求挽救即将崩塌的政权。这些改革中,包括了监狱管理的改革,旨在改善囚犯的生活条件。宣统元年,法部提议筹建一座新式监狱,但这一计划未能完成,清朝便宣布灭亡。

  不过,监狱的建设并没有停滞。到了1912年11月10日,这座监狱正式投入使用。最初,它名为“京师模范监狱”,后来经过几次更名,最终成为“河北第一监狱”。为了方便讨论,我们还是称其为“京师模范监狱”。

  既然名为“模范”,那么这座监狱自然肩负着树立榜样的使命,目标是改革监狱管理,提高囚犯的待遇。接下来,让我们通过一起案件,带你了解这座与众不同的监狱。

  民国十八年,三位贫困的流浪汉——王栓子、徐来顺和张小锁,常常徘徊在西城根附近,星空官方网站靠捡拾煤核维持生计。白天,他们捡煤核拿到市场出售,然后买些窝头和小米粥充饥,晚上则找一个地方在天桥附近栖身。

  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,寒冷的天气让他们感到不安。现在的住处已经无法提供庇护,甚至连基本的吃喝都难以保证,他们开始担忧能否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天。在多次权衡之后,他们做出了一个决定——走进监狱。他们曾听说,京师模范监狱的待遇十分优越,每天有两顿窝头,还有床铺和被褥,是个不错的栖身之地。

  到了12月18日,三人看到一辆停放在人行道上的人力车,车夫不在旁边,便决定取走挂在车把上的蓝布小褂。警察赶到现场,张小锁因为害怕,带着小褂逃走了,而王栓子和徐来顺则被捕。北平高等法院判定他们有期徒刑三个月,两人听到判决时,竟高兴得跪地感谢,并激动地喊道:“我们呆在监狱三个月,等放出来时,天气就会变暖了,终于不用担心冻死了!”

  那么,京师模范监狱的待遇真有传说中的那么好吗?从饮食方面来看,至少在这所监狱里,囚犯们不会面临饥饿的困境。民国初年,这所监狱的主食以籼米为主,星空官方网站后来转为小米。但由于战乱不断,导致小米价格上涨,而其中还夹杂着大量沙粒,很多囚犯因胃病就医,最终监狱改用了窝头作为主食。

  监狱的粮食采购由玉米面和黄豆面混合而成,比例大约是9成玉米面,1成黄豆面,制作成窝头。王栓子等三人提到的监狱一日两顿窝头,实际上,在粮食较为充足时,囚犯们有时能吃到三顿窝头。

  囚犯的伙食是有定量的,比如在1932年,每个犯人的伙食津贴为每日大洋一角一分。监狱内从事劳动的囚犯能够享受到一等餐,每餐14两干面做成的窝头;普通囚犯享用二等餐,每餐12两干面窝头;而不从事劳动的囚犯以及病号则能吃到三等餐,每餐10两干面窝头。(数据来源:北京市档案馆《河北第一监狱报告书》)

  虽然这段时期的条件相对较为艰苦,但随着时间推移,监狱逐步取消了食量限制,犯人若吃不饱可以再拿,确保他们能吃得饱。

  除了主食,蔬菜也是必不可少的。虽然监狱没有购买蔬菜的预算,囚犯们都亲自种植,主要种植萝卜、白菜和青菜等蔬菜。一般而言,监狱会把这些蔬菜做成汤,每个犯人能享用两碗。每逢周日,监狱还会提供一顿豆腐餐。

  对于病号,食物更加讲究一些,通常会提供白面片汤或白米粥。特别的是,京师模范监狱是北平唯一接收俄国囚犯的监狱,这些俄国犯人的待遇要好得多,每人每日可以享用二两牛肉、一两牛油、四两土豆、蔬菜和三个新鲜老面包,此外还会提供面汤或米粥。

  监狱的饮用水来源于自家的水井,水被烧开后提供给囚犯,并且不限量。如果囚犯们愿意,还可以自备茶叶,享受泡茶的乐趣。

  尽管日常生活并没有肉类食品,但每逢节假日,星空官方网站监狱会提供一些白面馒头和猪肉,病号的待遇更加优厚,还能吃到鸡蛋和牛奶。如果犯人有私人资金,他们甚至可以购买外面的食物;若没有钱,也可以请求监狱医务室购买一些食品,档案中有记录显示,确实有犯人通过慈善款项申请购买盐、糖等物品。

  有人可能会觉得,这种待遇并不算优厚,平时吃的是窝头和菜汤,偶尔才有肉。但是要知道,那个时期许多贫困的城市居民,连温饱都无法保证,饿死的情况时有发生。相比之下,能在监狱中每天吃三顿窝头和蔬菜汤,已经算是十分优渥了。

  当然,这只是京师模范监狱的待遇,而同时期的其他监狱并不一定如此优越。它的特殊之处,除了政府的财政支持,还有来自各类慈善团体的捐款。说白了,这所监狱的条件之所以好,主要还是有钱。

  不仅如此,监狱还会为犯人提供衣物、棉袄和被褥。一般的囚犯可以自带鞋袜,若家境贫困,监狱也会提供。对于俄犯,监狱每三个月会发一双袜子、一条毛巾,每个月还会提供一块肥皂。

  京师模范监狱由日本法学博士小河滋次郎设计,占地160余亩,能够容纳一千多名男女囚犯。监狱内不仅设有工作车间,还有教室、图书室、实验室和食堂等设施。当时,欧洲的专业人士参观后,都认为这座监狱按照世界最高标准建造,是当时的现代化监狱之一。

  监狱的管理也非常严格,每个监房都要求光线充足、墙壁干净,并且每天都要打扫一次,用石灰撒地消毒。夏天,监狱会使用药粉驱虫,并用铁纱窗防止蚊虫进入。看守每日都会检查,督促犯人保持房间整洁和通风。

  你或许会疑问,这是否在夸奖民国时期的监狱?答案是否定的。民国的社会动荡和监狱的腐败黑暗,远非这几句话能够概述。然而,和同期的其他监狱相比,京师模范监狱无疑是一个异类,它在民国历史中,绝无仅有。

  京师模范监狱的良好待遇,或许正是因为它承担着“模范”的职责。民国时期的监狱管理,表面上提倡“人道”,需要一个示范性的监狱来吸引社会各界和外界的关注。正因为如此,京师模范监狱得到了大量的慈善捐款,财力充足。

  除了食宿条件外,监狱的管理也非常特殊。对于那些刑满出狱但家境贫困、无处可去的犯人,监狱会专门安排人员将他们送到车站,购买返乡车票,并给些路费。

  对于监狱中的女囚,如果她们的子女没有人照料,可以将孩子带入监狱生活。这个政策适用于幼儿,若孩子年纪大于八九岁,便会被送往救济院,待母亲出狱后再接回。

  如此优渥的条件,当然吸引了大量的底层贫民。有些人甚至会故意犯罪,希望能够进入这座“天堂般”的监狱生活。然而,由于监狱名额有限,只有部分犯人得以入住。

  尽管如此,监狱毕竟是监狱,即便它的待遇相对较好,犯人依然免不了受到不人道的待遇。看守的虐待、犯错后的惩罚,依然是常有的事情。

  总的来说,京师模范监狱在民国时期,绝对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Copyright © 2014-2024 XKTY.COM-星空食品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   备案号:苏ICP备19037245号-1